解读 | 最高50万奖补!2025年国家级绿色工厂申报启动,今年有3大变化

发布日期:2025-10-24
关键字:


2025年10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 2025 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5】390号),标志着2025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推荐工作全面启动。

本文将为您梳理本次培训会的核心要点,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今年的申报工作。

01
2025年申报三大新变化

与往年相比

今年的申报流程和重点方向有三项重要调整

直接影响申报策略与成功率


01
取消第三方评价报告,实行自主填报

企业/园区无需委托第三方机构出具评价报告,只需登录申报平台自主完成申报表填报+佐证材料上传,平台提供填报指引视频,大幅简化流程、降低申报成本。

02
重点行业倾斜,53个细分领域优先

申报政策明确向重点行业倾斜,以下8大类53个细分行业的企业需按照行业专属要求开展自评价;非重点行业企业则继续参照《绿色工厂评价通则》执行。


1.jpg
—重点行业清单—
03
建立动态退出机制,强化名单管理

已获评的国家级绿色工厂或园区需每年登录平台,对照最新评价要求开展自评价并提交材料。如连续三年得分处于全国末位5%,将从名单中移出,实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

02
什么是绿色工厂?申报有什么好处?


绿色工厂是指在产品设计、生产、供应链等全周期中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制造企业

成功申报后

企业可获得以下实实在在的好处



政府资金补贴,真金白银支持(以陕西省为例)

对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次认定的国家级绿色工厂企业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

优先获得绿色信贷、低息贷款等金融支持,降低融资成本。


税收减免,降低经营成本

部分省市对绿色工厂给予环保税减免、所得税优惠等政策。

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可申请节能环保专用设备抵免所得税。


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成为地区或行业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增强政府关系及行业话语权。


优先纳入政府采购和龙头企业合作名单

政府优先采购绿色工厂产品,部分行业(如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也更倾向与绿色工厂合作。


低生产成本,提高能效

通过节能改造、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长期节省运营成本。


享受环保政策倾斜,减少监管压力

绿色工厂在环保督查、限产限排等方面享有一定宽松政策,降低合规风险


提升企业估值,吸引投资

绿色低碳企业更受投资基金、绿色债券青睐,融资渠道更广。


符合“双碳”趋势,抢占未来市场

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高耗能企业若不转型将面临淘汰,绿色工厂则占据先机。


03
申报时间节点:

2025年11月7日前报送工信部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按照“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遴选,推荐的企业或园区原则上不低于本地区已有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的平均水平。


河南省于10月25日前将本地区现有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自评价对标情况通过管理平台上传;于10月31日前将新申报的国家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自评表通过管理平台上传。


新申报的国家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需提交在平台上传的纸质材料(胶装后,一式一份),于10月31日前报送至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

04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具体要求包括必选要求和可选要求。


一级指标包括能源低碳化、资源高效化、生产洁净化、产品绿色化、用地集约化5大类,共细分为14项二级指标,总分共100分,分值占比如下:

2.png




05
企业如何申报成为绿色工厂

绿色工厂的核心词是工厂,绿色工厂申报的首要条件是在中国境内注册,且具有加工、制造、组装等实际生产过程的制造业工厂,企业需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的制造业,不属于制造业的采矿企业、电力企业等则不可进行申报。


想要申报的企业

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推进



第一步:快速自检资质

✅确认企业是否属于制造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

✅核查近三年有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

✅判断企业是否属于53个重点行业清单内。


第二步:研究评价标准

✅重点研究《绿色工厂评价通则》或所属行业的特定评价标准。

✅对标检查企业在能源低碳化、资源高效化、生产洁净化、产品绿色化、用地集约化等方面的表现。


第三步:登录平台准备材料

✅尽快登录“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熟悉填报界面和指引视频。

✅系统性地准备和整理相关佐证材料。

第四步:寻求专业支持

✅如自评或材料准备存在困难,可寻求专业咨询机构协助。

预约体验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给您回复
立即
咨询
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99-8865
在线咨询 微信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预约体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