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将水泥、钢铁、电解铝正式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需要定期上传和提交碳排放数据,以完成政府监管要求的碳排放报告。
2023年8月,欧盟公布CBAM(碳边境调节机制)过渡期新政,2026年起征收“碳关税”;水泥出口面临完整的碳成本核算,且2026年后仍需申报间接排放,将直接影响水泥行业出口企业的碳成本负担。
基于工艺流程对碳排放数据管理
基于行业内生产工艺流程中水泥原料中碳酸盐分解释放的CO2排放、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 CO2 排放、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CO2排放和生料中非燃料碳煅烧产生的CO2排放。
完成对企业碳排放数据的采集、核算、分析、管理,加快建立“碳核算”体系,协助企业出具符合政府监察要求的碳排放报告、完成产品碳足迹的核算与认证、快速合规的产出CBAM报告,赋能企业双碳路径规划和绿色低碳发展。
基于产品因子库搭建,通过对产品碳足迹的建模、核算、分析、认证,量化产品碳足迹,有助于企业识别碳排放量大的环节,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实施降碳措施,加强供应链、价值链中的碳排放管理,促进绿色低碳消费,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和碳排放来源
“一站式”CBAM填报服务
2023年5月,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发布,其范围涵盖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和氢;其涵盖的产品范围包括简单商品(水泥熟料等),要求统计生产过程中的燃料燃烧排放、碳酸盐分解产生的排放和消耗电力排放;复杂商品(水硬性水泥等)则要求统计生产过程的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和相关前体材料的嵌入式排放。
过渡期(2023年10月-2025年12月)
基本要求:受影响的进口商需逐步开始向欧盟的征税产品提供碳排放报告,但无需购买CBAM凭证。
报告频率:需提供季度及年度碳报告
全面实施期(2026年起)
基本要求:所有进口商必须根据进口产品的碳排放量购买CBAM凭证,其价格与欧盟ETS拍卖的碳排放配额价格挂钩。
报告频率:于每年5月31日前申报上一年进口商品的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