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重点工作时明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
阳紫微丨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节能降碳处副处长
12月13日,在2024钢铁行业节能服务进企业暨应对碳交易市场大会上,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节能降碳处副处长阳紫微表示,将围绕这些方向,加快研究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一些具体举措,同时制定出台百项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和规则标准,配合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加快推进碳市场体系建设与完善,逐步扩大行业的覆盖范围,统筹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电力交易等市场建设。同时也要统筹建立综合评价考核制度,推动整个工业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的转型
姜维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姜维表示,当前钢铁行业减量发展、存量优化特征明显,节能降碳任务艰巨。通过极致能效工程,钢铁企业形成了统一思想,改变了以往以分厂、工序为单位开展点到点层面的节能升级,在推进全系统、全流程节能升级方面取得突破,这是全行业持续深入推行极致能效的重要收获。希望能效标杆示范企业能够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姜维表示,在双碳征程中,低碳技术的创新高度,关乎绿色发展的效率和层次,我们迫切需要汇集整合行业上下游生态圈的专家力量,持续对突破性技术颠覆性技术探索,不断推动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推广应用。
今年9月,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今年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除了现有的电力行业以外,还将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重点排放行业。进一步完善碳定价机制,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
为加快推进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工作,生态环境部参照发电行业成熟的建设管理经验,在扩围专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形成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此外,EPD 由称为 EPD 计划运营商 (EPD PO) 的独立机构管理和监督。EPD PO 负责识别和创建EPD 的产品类别规则 (PCR)。PCR 确保同一产品类别中的 EPD 遵循相同的计算方法和报告指南(例如,要报告哪些环境指标)报告可比较的信息。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 EPD PO 和规则,这可能会使选择过程变得复杂。此外,EPD 必须经过独立专家的验证才能发布。这些独立专家验证者还必须得到 EPD PO 的批准。欧洲的大多数 EPD PO 都与EPD 伞式组织ECO Platform相关联,自 2013 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使 EPD 更具可比性。
戴章艳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戴章艳在会上表示,全国碳市场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基础性、关键性政策工具,对于落实企业减排责任、发挥碳定价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钢铁行业作为碳排放重点领域,在全国碳市场扩围之际,钢铁企业应积极推进应对碳市场工作,全面提升应对基础能力和低碳竞争力。
关于进入全国碳市场对钢铁企业的影响,戴章艳指出,近期或致生产成本上升,远期随着配额逐步收紧、有偿分配、碳价逐步走高等因素,将引起钢铁行业生产经营模式发生变革。
戴章艳表示,钢铁行业应积极应对全国碳市场挑战,化“被动适应”为“主动作为”,结合新的政策要求、技术发展、下游需求、金融市场,全方位制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全链条推进企业绿色转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这是时隔两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度设置单位GDP能耗目标。
作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之一,钢铁行业碳排放总量占全国15%左右,是占比最高的制造业,是“双碳”目标下工业绿色发展的主战场。
近年来,钢铁行业与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推动转型升级,焕发了传统产业新的活力。同时钢铁行业品种结构不断创新,有力支撑了下游行业和新兴产业对钢铁的制造量上的更高需求,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并带动了下游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
阳紫微表示,绿色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以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导向,多措并举助推钢铁行业节能降碳。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加强能效对标达标,落实工业节能监察办法,持续组织开展工业节能监察和监督诊断服务,帮助企业分析能效问题,挖掘节能潜力。
他强调,要高度重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充分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比如氢能在钢铁行业的示范应用正在稳步推进,通过以氢为原料,直接还原铁将创造冶金用氢新的增长点。未来随着氢冶冶炼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氢能利用的经济性提升,将带动行业性的碳排放稳步下降,开创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