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CCER正式启动,个人和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

发布日期:2024-08-22
关键字:

碳交易机制是经国际实践检验认可的能有效促进减排的市场化工具。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组成的全国碳交易体系基本定型,这是我国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率先从发电行业启动,纳入重点排放单位两千余家,现已完成两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4.42亿吨,累计成交额249.19亿元。 


2024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各类社会主体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自主自愿开发温室气体减排项目,项目减排效果经过科学方法量化核证并申请完成登记后可在市场出售,以获取相应的减排贡献收益,有利于支持林业碳汇、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降碳增汇项目发展,有利于激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碳排放配额、核证自愿减排量作为全国碳市场重要交易产品,因其稀缺性而形成一定的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的财产属性,在碳约束时代,逐渐成为企业继现金资产、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后又一新型资产类型——碳资产。对重点排放单位、自愿减排项目业主来说,碳资产管理得当,可以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并增加盈利,管理不当,则可能造成碳资产流失,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对其他机构来说,碳市场已然成为资本博弈的新领域,各类碳金融产品和工具不断探索创新。在这一背景下,培养一批了解碳市场机制原理、最新政策和碳资产管理技术的碳资产管理人才,对相关主体实现碳资产保值增值意义重大,也将对投资机构参与碳市场产生重要加持作用。

下载 (5).jpg

随着全国碳交易体系的日益成熟与深化,碳资产管理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也日益凸显。为此,政府、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正积极合作,共同推动碳资产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旨在培养出一批既懂碳排放核算、监测与报告,又精通碳市场交易策略、风险管理与金融工具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为了应对碳市场的快速变化与挑战,各企业开始设立专门的碳资产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监测碳排放情况,制定减排策略,以及优化碳资产配置与交易,力求在降低自身碳足迹的同时,最大化碳资产的经济价值。这不仅促进了企业内部管理的精细化,也增强了企业在全球低碳转型浪潮中的竞争力。

此外,随着绿色金融和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投资理念的兴起,碳资产成为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投资机构在筛选投资项目时,越来越注重企业的碳减排表现与碳资产管理能力,这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加强碳资产管理,提升碳绩效,以吸引更多绿色资本的支持。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完善,全国碳交易体系将更加高效、透明,碳资产管理也将更加专业化、智能化。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碳市场有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引擎,为实现全球气候治理目标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预约体验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给您回复
立即
咨询
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99-8865
在线咨询 微信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预约体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