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衢州2月23日电 (记者 张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下称双碳),需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自觉’。依托数字化改革,我们找到碳账户这个载体。这是精准做好双碳工作的主动尝试,也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重要基础。”日前,中共衢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高屹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浙江承担着为全国探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使命。过去一年,该省衢州市先行先试,探索建立233.8万个碳账户——这些账户为何被视为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
碳账户是什么?
“原来,衢州和各地一样,掌握全市碳排总量数据,但对每个社会主体的碳排放水平并不完全了解。”高屹对中新网记者说。
数据显示,2021年,浙江经济总量跃上7万亿元台阶,但石油加工等传统行业碳排放占工业碳排放近七成,仅创造约1/4的工业增加值。衢州是浙江最西部的内陆城市,是森林覆盖率达70%的生态优良区,也是重化工业占比70%的高碳产业区——双碳背景下,诞生于此的碳账户,正是当地解决发展矛盾的主动之举。
2021年,浙江省数字化改革以来,衢州开始试图借助碳账户,精准掌握每个领域、每个行业、每家企业的碳排放情况,从而界定其低碳贡献、减碳责任和碳排放权属边界。
“数据精准是碳账户的生命力。”衢州市碳账户建设专班负责人向中新网记者介绍说,在构建数据采集网络过程中,当地为不同社会主体的碳排放情况精准“画像”,努力做到“心中有数”。
现在,衢州全市1147家规上企业在用能关口都安装了能耗采集装置,一批企业甚至精准采集到了生产线;电力、天然气等能源数据采集频率快达每15分钟一次;企业生产碳排放量以及产品产量、增加值、创造税收等数据归集核算频率达每月一次。
当地率先发布工业企业碳账户地方标准,对企业进行“红、黄、浅绿、深绿”四色评价,探索“四色三维”精准贴标(将企业碳排放强度与所在行业基准值进行对比的评价办法)。结果显示,黄色和红色企业占比合计近四成,为当地精准施策提供依据。
在衢州,碳账户已普及至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居民六大领域。如该市柯城区率先探索生活垃圾回收减排核算等,实现可计量、能激励,目前已拥有9.5万名活跃用户,累计减排1243吨。今年,衢州计划实现企事业单位、农业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等主体碳账户覆盖率100%,居民碳账户激活人数占全市总人口80%以上。
碳账户怎么用?
碳账户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提供场景化应用的务实平台。
以碳账户率先落地的应用——碳金融为例,2021年,衢州率先从“碳维度”对经济主体进行价值评估,有27家金融机构推出34个利率更具普惠性的碳金融产品,实现碳账户贷款规模逾70亿元(人民币,下同)。
首家获“绿色减碳贷”并用于绿色技改的衢州江山市双氧水有限公司,二氧化碳收集率从原来的不足50%提升至90%以上;浙江天蓬畜业有限公司则获首笔碳中和项目贷款“碳融通”授信2000万元,用于建设节能减排绿色猪舍,年减排2872吨……需指出的是,这一过程不是“非此即彼”:绿色低碳的企业获得“鼓励”,高耗能企业并未被“冷落”。
“碳金融要先做‘加法’,再考虑做‘减法’。我们要通过碳金融等应用,‘表扬’浅绿、深绿企业,让黄色和红色企业‘见贤思齐’,引导其绿色转型。”高屹认为,各行业产业链有分工,其中的高耗能环节有存在的价值,碳账户建设因此切忌“一刀切”。“希望借助碳账户,高耗能产业可以尽可能实现减少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助力实现区域‘双碳’目标。”
数据显示,2021年,衢州已借助碳账户推动223家企业对标行业先进水平,投入60余亿元开展生产工艺改造升级。与此同时,碳账户另一应用“小荷才露尖尖角”。2021年末,衢州上线全国首个用能预算化管理场景应用,创新推出年度用能预算余量交易机制,为当地规上企业分配年度用能预算。借此应用,该市“十四五”期间将从水泥、钢铁等高耗能产业腾出61.7万吨标煤的用能空间,有望占同期可用于工业能耗指标的近六成。
碳账户如何推广?
对“碳账户”这个新事物,一些人提出疑问:碳排放伴随人类生产、生活全程,碳账户真能进行准确无误地记录吗?
“碳账户建设处在初级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任务,现阶段的建设重点是推动更多社会主体的参与。”衢州市碳账户建设专班负责人表示,碳账户需要不断迭代升级,努力实现对数据的全面记录、科学核算、公正评价。只要符合这个方向,就应避免在改革之初设置过高“门槛”而“裹足不前”。
“我很看好碳账户的前景。”参与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多年的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志卿直言,绿色低碳是发展大势,建设碳账户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形成共识。
日前,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数智治理体系,其中就包括以数字化手段推进改革创新、制度重塑,实现数智控碳。该省省级层面亦明确,要迭代升级碳账户、碳账户金融等重大应用。
结合碳账户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高屹建议,有关方面仍需共同在打破数据壁垒、推进标准建设、推进市场建设、完善政策机制等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比如,碳账户建设需要收集各领域各部门数据,受相关现行法律法规限制,难以统一汇总。只有打通数据壁垒,形成可采、可信、可用的数据库,碳账户才能拥有稳固根基。此外,碳排放需被纳入生态补偿机制,碳汇需被纳入绿色财政奖补政策,以加大对低碳转型的政策支持力度。
“碳账户建设打不得‘歼灭战’,一定要久久为功。”高屹对中新网记者说,未来三年,衢州将坚持走以碳账户建设驱动双碳领域大变革的路径,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基本建立以低碳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政策框架和发展模式,探索走出一条以最低碳排放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之路。(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