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下午,零碳制造论坛暨《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零碳红利”释放中国制造新动能》(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仪式在联想集团总部举办。
根据发布会现场介绍,《报告》为财新智库推出,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联想集团、施耐德电气等8家企业案例入选优秀案例。
具体来看,《报告》认为,产业层要保持高质量可持续的竞争力,低碳和零碳转型是必由之路。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陆续实施碳边境调节税的背景下,中国工业制造业需要进行碳中和以保持国际竞争力。同时,碳中和将为中国工业制造业提供广阔的投资和发展机遇,创造大量新增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上述《报告》重点强调了中国制造产业零碳转型的三项“零碳红利”,分别为:围绕智能化和5G发展所带来的低碳技术红利;产业碳资产和国内碳市场环境优化所带来的碳市场红利和中国制造企业与国际碳关税接轨的国际化红利;分别对应技术、规划、标准三个关键词。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亦认为,当下“零碳之路”并非一蹴而就,仍然面临着关键低碳技术水平薄弱、零碳制造相关标准和体系不健全、能源结构亟待优化、零碳制造政策支持有待完善、制造业中小企业参与困难等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报告》也给出了可参考的解决路径。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就在报告中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减碳战略,其中“创新型减碳”与致力减少生产的“衰退型减碳”及致力提高碳生产率的“增效型减碳”这两种防御型战略不同,属于一种进取型战略,指通过创新技术在相同产出下减少碳排放。
“创新型减碳”具有发展潜力大、“绿色溢价”低、附加效用多等多种可持续发展优势,有机会启动和引领远超减碳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数字化转型。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 李少婷 实习记者 杨卉 编辑 梁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