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 吉林: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前布局碳中和

发布日期:2022-08-11


日前,吉林省政府制定的《吉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印发。《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提前布局碳中和。


为实现上述目标,《方案》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一是立足能源禀赋,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提升能源安全底线保障能力,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大力发展新能源。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吉林省西部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和盐碱地、河滩地等未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全力推进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建设


实施“陆上风光三峡”工程,新增跨省跨区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鼓励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清洁供暖、生物天然气等生物质能多元化发展,以长春、吉林、松原、白城等地为重点,建设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


推广干热岩地热采暖示范工程,积极开展地热能开发利用。制定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有序推动“北方氢谷”和“长春-松原-白城”氢能走廊建设,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稳妥实施核能供热示范工程。


加快白城、松原“绿电”示范园区建设,提升清洁能源本地消纳能力,落实完成国家下达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推动可再生能源项目有序开发建设。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提高到50%以上。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000万千瓦左右,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60万千瓦左右。


二是严格控制煤炭消费。


制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规范实行煤炭消费指标管理和减量(等量)替代管理。


合理控制煤电规模,严控新建、扩建大型常规煤电机组,有序推进老旧燃煤机组等容量替代。


加快升级现役煤电机组,积极推进煤电供热改造、节能降耗改造和灵活性改造。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积极稳妥实施散煤治理,建立完善散煤监管体系,合理划定禁止散烧区域,有序推进散煤替代,逐步削减小型燃煤锅炉、民用散煤用煤量,严控新建燃煤锅炉,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


强化风险管控,完善煤炭供应体系和应急保障能力,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平稳过渡。


到2025年,全省煤炭消费量控制在9000万吨以内,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9.7%。


三是合理引导油气消费。


控制石油消费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提升终端燃油产品能效,推动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替代传统燃油。


持续推进“气化吉林”惠民工程,加强天然气分级调峰能力建设,优化天然气利用结构,优先保障民生用气,合理引导工业燃料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


积极引进黑龙江石油资源和俄罗斯油气资源,健全油气供应体系,加快建设形成“两横三纵一中心”的油气管网,天然气长输管道基本覆盖县级及以上城市,扫除“用气盲区、供气断点”。


开展油页岩勘查,进一步加强油页岩原位等技术攻关,推进国家油页岩原位转化松原先导试验示范区建设。


四是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充分发挥吉林省西部清洁能源基地开发、东部抽水蓄能建设、全省煤电灵活性改造、电池储能示范推广的组合优势,提升电力系统消纳新能源的能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引导自备电厂、传统高载能工业负荷、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参与系统调节,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加快推进“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在白城、松原等工业负荷发展潜力大、新能源资源条件好的地区优先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工程。


打造涵盖技术研发、装备制造、资源开发、应用服务的完整储能产业链,推动储能设施建设。


加快实施东部“山水蓄能三峡”工程,打造千万千瓦级东北应急调峰调频保障基地。


依托全省新基建“761”工程,促进能源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快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25万千瓦以上。


到2030年,全省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210万千瓦左右,省级电网基本具备5%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




编辑:李晓格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声明:本平台转载分享的文章与信息,旨在传递行业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预约体验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给您回复
立即
咨询
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99-8865
在线咨询 微信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预约体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