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能耗双控的收官之年。1月3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打好能耗双控收官战,努力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2月14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干字当头 奋发有为 扎实推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也有同样的提法。那“十五五”能耗双控会怎么变化?
01 控能耗 VS 控排放
02 控排放包含控能耗
03 节能做什么,降碳可能也要做什么?
能源规划/考核 VS 碳排放规划/考核:地区要对能源总量和强度指标制定五年规划期的目标和接受考核;根据2024年国办《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简称《方案》),以后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将成为更重要的规划和考核指标。
节能评估 VS 碳排放评价:节能评估是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关于碳排放评价,生态环境部在2021年已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2023年发改委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要求开展项目碳排放评估,《方案》提到“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
能源审计 VS 碳审计(碳核查):能源审计是对能源及其设施的事先设计及事后管理与节约所进行的审计,可加强能耗数据的透明化和精细化;对应碳排放,也可以做碳审计,而目前类似碳审计的就是碳核查,包括碳市场的核查和根据ISO 14064-1等标准的核查。
能源管理体系 VS 碳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是组织针对能源形成的管理体系;碳相关的管理体系也出现了一些团体标准,国家标准《温室气体管理体系 要求》正在征求意见中,《方案》也有企业碳排放管理的内容。
能效标识 VS 碳标识:能效标识是表示产品能源效率等级等性能指标的一种信息标签;根据《方案》,碳标识认证制度将逐步建立,今年年初已开展10项产品的碳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未来市面上可能陆续出现一些打上碳标签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