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推出新政策: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全面优化,碳普惠制度迎来发展新契机

发布日期:2025-02-21

     导读

2024年12月31日,江苏省正式推出了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

步入2025年2月,江苏省发改委、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厅、工信厅、财政厅、国资委、数据局等多个核心部门联手发布了《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江苏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和标识认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共同推进2025年度江苏省内产品碳足迹的核算与标识认证工作。
简而言之,这一举措旨在为产品贴上“碳标签”,使消费者和企业能够迅速了解产品的环保属性,进而推动整个产业向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接下来,我们将从政策核心、潜在影响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image.png 

 

  详情如下

 

一、政策核心要点  

1.参加对象

主要领域:光伏、动力电池、钢铁等高能耗产业将作为重点,盐城和常州作为试点城市,分别需针对光伏和动力电池行业提交至少50个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其他城市则需提交至少30个产品的核算。

 

试点主体:省级双碳试点城市、园区及企业需率先参与,逐步将参与范围扩展至全产业链。

 

2.实施步骤

平台注册:企业需在江苏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上完成注册,并提交相关的碳排放数据。


标识认证:鼓励企业利用平台选择第三方机构进行认证,以获取“碳标识”(类似“绿色通行证”的认证)。
数据监管:政府将严格审核数据的真实性,严厉打击虚假认证行为。

3.带来的益处

 

资金奖励:提交高质量核算数据的企业将有机会获得资金奖励。
绿色采购:政府及国有企业将优先采购带有“碳标识”的产品;同时,商场和电商平台也将被鼓励进行推广。
金融支持:银行将根据碳足迹数据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风险补偿等优惠措施。
政策优惠:参与企业将有优先权申报绿色工厂、低碳技术示范项目等,享受专项资金的扶持。

 

 

 二、对碳普惠的影响

碳普惠机制即将迎来三大重要升级:

 

市场透明度提升:产品上的“碳标签”将使消费者能够更直观地做出选择,推动低碳产品的销售增长,从而形成一个“低碳者受益”的良性循环市场。
企业减排动力增强:从直接的奖励措施到绿色金融的支持,多重政策优惠将显著降低企业的减碳成本,加速其技术升级的步伐。
公众参与方式更便捷:在不久的将来,个人购买带有“碳标识”的产品将能够积累碳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来兑换优惠或参与环保项目,使公众参与减碳行动变得更加直接和有趣。

 

 

三、各方如何应对?

政府:扮演好“裁判员”与“服务员”的双重角色严格把关: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严厉打击“漂绿”行为,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精准助力:通过平台及时推送产业政策信息,协助企业对接资金和技术资源,提供精准扶持。广泛宣传:积极向公众普及“碳标识”的重要意义,倡导绿色消费,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企业:把握“绿色红利”的机遇期积极核算:尽早完成碳足迹的认证工作,以抢占政策奖励和市场份额的先机。优化链条:选择低碳环保的供应商,共同打造绿色、可持续的产业链。技术创新:加大减排技术的研发投入,以降低长期成本,提升竞争力。

个人:用消费选择支持低碳认准标识:优先选择带有“碳标识”的认证产品,以实际行动支持环保企业。参与普惠:关注并积极参与碳积分活动,将日常低碳行为(如节能、绿色出行)转化为实际奖励。勇于监督:对于虚假环保宣传,要敢于举报,共同推动行业的透明化进程。


未来展望:由江苏引领至全国范围

 

江苏此次推出的政策举措,不仅是一次地方性的积极行动,更是全国碳市场建设进程中的一块重要“试验田”。
随着“碳标识”制度的日益普及,未来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进而激励更多地区积极加入这一绿色转型的行列。对于企业而言,尽早采取行动将意味着更早地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而对于个人来说,低碳生活将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常态。
总结而言:通过精确核算“碳账本”并贴上“碳标识”,江苏的新政策成功地将减碳从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在这场绿色革命中,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同时也都将是最终的受益者。

预约体验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给您回复
立即
咨询
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99-8865
在线咨询 微信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预约体验 返回顶部